原标题:威海开展“社区微业”行动配资网网站,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(引题)
昔日就业“困难户”,如今作品走出国门(主题)
大众日报记者 郑莉 大众日报通讯员 季伟 李鑫慧
近年来,威海市把社区就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,大力开展“社区微业”行动,通过社区“微就业”“微培训”和“微指导”,推动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就业、换赛道就业和主动就业,有效提升了社区就业服务能力,促进“两低两高”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
裁剪、粘贴、定型、装饰……近日,在威海高区田和街道洪智社区,居民们正在田和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制作宋锦饰品,大家围坐在一起专注学习技巧,不时相互交流心得。
“家门口学手艺,能挣钱还能顾家,咱们社区这个微就业办到了我们心坎儿上。老师教得认真,东西做出来有销路,街坊邻居聚在一起也开心,解决了咱找工作的难处,日子更有奔头了。”洪智社区居民王丽说。
此前,街道工作人员在走访辖区内社区时发现,有500多名四五十岁的群众、全职妈妈等群体面临着就业难题。为解决这一问题,田和街道于2024年创新设立了社区公共就业服务站,并在今年正式启动了社区微就业帮扶项目。项目在洪智、东河北等社区先行试点,开展技能培训,并努力构建“培训—制作—销售”的全链条服务模式,帮助居民掌握技能、实现增收。
目前,田和街道在5个社区开设了6门课程,参与人数近70名,主要以社区公益大集和身边的爱心商家代卖的形式,销售制作出来的工艺品。由于制作精良,宋锦首饰套盒目前已经有不少企业订购,作为伴手礼走出国门。
“就业困难群体的再就业往往受工作时间、通勤距离等影响,田和街道结合这类群体就业特点,依托社区打造全链条服务模式,让‘家门口的岗位’成为再就业路上的暖光。”威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。近年来,威海市把社区就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,大力开展“社区微业”行动,通过社区“微就业”“微培训”和“微指导”,推动就业困难群体兜底就业、换赛道就业和主动就业,有效提升了社区就业服务能力,促进“两低两高”等就业困难群体实现“家门口”就业。
目前,威海市已在社区、商圈、高校、产业园区等建成各类基层就业服务网点339个,配备专兼职服务人员500多人,依托“社区微业”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5400个,推动失业人员再就业2.74万人,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.43万人。
“作为省级创业型城市街道,田和街道已培育2个省级创业型社区、4个省级四型就业社区、3个威海市创业工作先进社区。如今,社区微就业项目正成为继公益性岗位开发、技能培训直通车之后,街道就业服务的又一特色品牌。”田和街道相关负责人说配资网网站,未来,社区微就业的形式将不再局限于简单手工制作的范畴,街道正结合各社区的实际情况与居民需求积极探索多元项目和形式,努力为更多人铺就“家门口”的微就业之路。
新宝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